查看: 39687|回复: 67
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跳转到指定楼层

经典不需要回味才称为经典吗?

主题内容概览

带格式的完整版请点击阅读全文

这里是文章概览,浏览图文并茂的全文请点击→[阅读全文]

今天看到一个有意思的观点。觉得有点思考价值呢。

某人回帖说:“只看一次,经典不需要回味才称为经典”

我不知道这句话的“原作者”是不是仅仅是处于其本体的字面意思。
抑或者句子中的“回味”指的是深入思考,换言之就是我们长提的“内涵”的意思。引申出整句“经典的作品不需要藏着掖着“内涵”,不是故弄玄虚,卖弄思想,因此不需要看多次”的意义。

如果是本体的字面意 ..

这里是文章概览,浏览图文并茂的全文请点击→[阅读全文]

1

主题

336

存在感

140

活跃日
 6 

SOS团三星级★★★

60楼
发表于 2012/02/01 | 编辑
个人还是觉得,能够时不时回想一下,回忆一下,才是经典的魅力所在吧…

3

主题

34

存在感

24

活跃日
 2 

实习生

61楼
发表于 2013/03/13 | 编辑
咱完全不同意`经典不需要回味才称为经典`這說法呢~
经典作品之所以被稱為经典作品,正正是因為它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,
使其就算在不同的時代重温,也能感受到那直擊心靈的感動,那才是真正的经典作品!!!

7

主题

42

存在感

22

活跃日
 4 

SOS团一星级★

62楼
发表于 2013/03/13 | 编辑
不同意

所謂的經典是能夠重溫n次,但每次也能尋回昔日的感動

我每次重溫数码宝贝01 ending 都會哭,這就是我心中的經典

2

主题

37

存在感

8

活跃日
 2 

实习生

63楼
发表于 2013/04/23 | 编辑
有一种对雅俗的定义是,完全以作者精神为导向的创作为雅,夹杂了其他价值导向的为俗

单论轻小说的话,轻本来就指“让人轻松地读的小说”,维基上的解释是“其手法的特色在于提高故事传递给读者的效率”。纵然有深刻能让人回味的轻小说,也有让人一笑了之的轻小说,不过都能让人不费劲的读完,感觉自己好像明白了作者的感情。打动人心的故事,回味一遍又一遍,是出于感情的要求,这很好。但若是想从浅显的故事中琢磨出什么深意,或是作者在“让人轻松地读的小说”中加入晦涩的片段,就有点自寻烦恼的感觉。

关于对书的学习,我引用莫提默·J. 艾德勒的《如何阅读一本书》中的一段,可能有些长,希望有人能好好看完……

※  书的金字塔

    西方传统所写出的几百万册的书籍中,百分之九十九都对你的阅读技巧毫无帮助。这似乎是个令人困恼的事实,不过连这个百分比也似乎高估了。但是,想想有这么多数量的书籍,这样的估算还是没错。有许多书只能当作娱乐消遣或接收资讯用。娱乐的方式有很多种,有趣的资讯也不胜枚举,但是你别想从中学习到任何重要的东西。事实上,你根本用不着对这些书做分析阅读。扫描一下便够了。

    第二种类型的书籍是可以让你学习的书—学习如何阅读,如何生活。只有百分之一,千分之一,甚或万分之一的书籍合乎这样的标准。这些书是作者的精心杰作,所谈论的也是人类永远感兴趣,又有特殊洞察力的主题。这些书可能不会超过几千本,对读者的要求却很严苛,值得做一次分析阅读—一次。如果你的技巧很熟练了,好好地阅读过一次,你就能获得所有要获得的主要概念了。你把这本书读过一遍,便可以放回架上。你知道你用不着再读一遍,但你可能要常常翻阅,找出一些特定的重点,或是重新复习一下一些想法或片段。(你在这类书中的空白处所做的一些笔记,对你会特别有帮助。)

    你怎么知道不用再读那本书了呢?因为你在阅读时,你的心智反应已经与书中的经验合而为一了。这样的书会增长你的心智,增进你的理解力。就在你的心智成长,理解力增加之后,你了解到—这是多少有点神秘的经验—这本书对你以后的心智成长不会再有帮助了。你知道你已经掌握这本书的精髓了。你将精华完全吸收了。你很感激这本书对你的贡献,但你知道它能付出的仅止于此了。

    在几千本这样的书里,还有更少的一些书—很可能不到一百种—却是你读得再通,也不可能尽其究竟。你要如何分辨哪些书是属于这一类的呢?这又是有点神秘的事了,不过当你尽最大的努力用分析阅读读完一本书,把书放回架上的时候,你心中会有点疑惑,好像还有什么你没弄清楚的事。我们说“疑惑”,是因为在这个阶段可能仅只是这种状态。如果你确知你错过了什么,身为分析阅读者,就有义务立刻重新打开书来,厘清自己的问题是什么。事实上,你没法一下子指出问题在哪里,但你知道在哪里。你会发现自己忘不了这本书,一直想着这本书的内容,以及自己的反应。最后,你又重看一次。然后非常特殊的事就发生了。

    如果这本书是属于前面我们所说第二种类型的书,重读的时候,你会发现书中的内容好像比你记忆中的少了许多。当然,原因是在这个阶段中你的心智成长了许多。你的头脑充实了,理解力也增进了。书籍本身并没有改变,改变的是你自己。这样的重读,无疑是让人失望的。

    但是如果这本书是属于更高层次的书—只占浩瀚书海一小部分的书—你在重读时会发现这本书好像与你一起成长了。你会在其中看到新的事物—一套套全新的事物—那是你以前没看到的东西。你以前对这本书的理解并不是没有价值(假设你第一次就读得很仔细了),真理还是真理,只是过去是某一种面貌,现在却呈现出不同的面貌。

    一本书怎么会跟你一起成长呢?当然这是不可能的。一本书只要写完出版了,就不会改变了。只是你到这时才会开始明白,你最初阅读这本书的时候,这本书的层次就远超过你,现在你重读时仍然超过你,未来很可能也一直超过你。因为这是一本真正的好书—我们可说是伟大的书—所以可以适应不同层次的需要。你先前读过的时候感到心智上的成长,并不是虚假的。那本书的确提升了你。但是现在,就算你已经变得更有智慧也更有知识,这样的书还是能提升你,而且直到你生命的尽头。

    显然并没有很多书能为我们做到这一点。我们评估这样的书应该少于一百本。但对任何一个特定的读者来说,数目还会更少。人类除了心智力量的不同之外,还有许多其他的不同。他们的品味不同,同一件事对这个人的意义就大过对另一个人。你对牛顿可能就从没有对莎士比亚的那种感觉,这或许是因为你能把牛顿的书读得很好,所以用不着再读一遍,或许是因为数学系统的世界从来就不是你能亲近的领域。如果你喜欢数学—像达尔文就是个例子—牛顿跟其他少数的几本书对你来说就是伟大的作品,而不是莎士比亚。

    我们并不希望很权威地告诉你,哪些书对你来说是伟大的作品。不过在我们的第一个附录中,我们还是列了一些清单,因为根据我们的经验,这些书对许多读者来说都是很有价值的书。我们的重点是,你该自己去找出对你有特殊价值的书来。这样的书能教你很多关于阅读与生命的事情。这样的书你会想一读再读。这也是会帮助你不断成长的书。


[ 此贴被x_bear在2013-04-23 20:03重新编辑 ]
此帖被评分,最近评分记录
萌度:1(结城明日奈)SOS币:80(结城明日奈)

2

主题

69

存在感

14

活跃日
 4 

SOS团一星级★

64楼
发表于 2013/12/05 | 编辑
不能这么说吧 我觉得经典是能引起读者共鸣 引人深思的作品 不需回味的作品是没有内涵的 是快餐类的作品  
引申的后半句我同意 好的作品是不会用晦涩的语言吓怕读者的
所以说我觉得经典就是能很容易触动人的作品

1

主题

50

存在感

24

活跃日
 3 

SOS团新手

65楼
发表于 2014/01/13 | 编辑
经典的当然需要回味啊!

0

主题

13

存在感

0

活跃日
 1 

参观生

66楼
发表于 2014/01/27 | 编辑
我是一半一半,咋整??

18

主题

66

存在感

189

活跃日
 3 

SOS团新手

67楼
发表于 2014/12/21 | 编辑
说这句话的人,把自己的理解水平误当作所有人的理解水平了。

关于我们|无图版|SOSG WIKI

Copyright © 2006-2024 SosG.Net
Total 0.058192(s) query 8, Gzip enabled,  沪ICP备07006640号-3